每周安全速遞3?? | Everest勒索組織聲稱對寶馬進行攻擊
2025-09-26
第一!美創數據庫防水壩位居中國數據庫安全運維管理市場份額榜首
2025-09-24
2025網安周|美創科技多地聯動,共筑數據安全防線
2025-09-19
國家網信辦發布《國家網絡安全事件報告管理辦法》
2025-09-16
數字醫學與健康大會DMHC——美創與您相約古都金陵
2025-08-12
存儲域
數據庫加密 諾亞防勒索訪問域
數據庫防水壩 數據庫防火墻 數據庫安全審計 動態脫敏流動域
靜態脫敏 數據水印 API審計 API防控 醫療防統方運維服務
數據庫運維服務 中間件運維服務 國產信創改造服務 駐場運維服務 供數服務安全咨詢服務
數據出境安全治理服務 數據安全能力評估認證服務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治理咨詢服務 數據分類分級咨詢服務 個人信息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檢查服務在數字經濟時代,數據已成為核心生產要素,但數據的安全流通與共享仍面臨諸多挑戰。可信數據空間作為一種新型數據基礎設施,正在成為破解數據流通難題的關鍵解決方案。本文將從概念解析、建設路徑、關鍵技術及實踐案例四個維度,全面解讀可信數據空間如何構建,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及實施方法。
1.定義與核心特征
可信數據空間是一個基于技術、規則和信任機制構建的數據共享與流通平臺,其核心特征包括:
? 安全性:通過加密、訪問控制等技術保障數據安全,確保數據在存儲、傳輸和使用過程中不被泄露或篡改。
? 可信性:基于區塊鏈、智能合約等技術確保數據來源和交易的可信,消除數據共享中的信任障礙。
? 互操作性:支持跨平臺、跨系統的數據交互與共享,打破數據孤島,實現數據的高效流通。
2.與傳統數據共享的區別
與傳統數據共享模式相比,可信數據空間更注重數據的安全性和合規性,強調在保護數據主權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價值釋放。傳統數據共享往往依賴中心化平臺,存在數據泄露、濫用等風險,而可信數據空間通過去中心化技術和信任機制,為數據流通提供了更安全、更高效的解決方案。
1.頂層設計:政策與標準先行
政策支持:國家出臺相關政策,如《數據安全法》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,為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提供法律保障。例如,《數據安全法》明確了數據分類分級管理的要求,為可信數據空間的安全建設提供了指導。
標準制定: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,確保可信數據空間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。例如,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《可信數據空間技術白皮書》為行業提供了技術參考。
2.技術架構:構建“三位一體”體系
可信數據空間的技術架構可分為三個層次:
數據層:負責數據的存儲、加密和分類分級管理。數據層需要支持多種數據格式和存儲方式,并采用加密技術確保數據安全。
控制層:通過智能合約、訪問控制等技術實現數據的安全共享與流通。控制層是可信數據空間的核心,負責管理數據訪問權限、執行交易規則等。
應用層:提供數據交易、數據分析等業務功能。應用層是用戶與可信數據空間交互的界面,需要具備易用性和可擴展性。
3.信任機制:構建多方參與的合作生態
身份認證:通過數字身份認證技術確保參與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。例如,采用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身份系統,為每個參與方分配唯一的數字身份標識。
數據溯源:利用區塊鏈技術記錄數據流轉的全過程,確保數據可追溯。例如,在數據交易過程中,將交易信息上鏈存儲,供后續查詢和驗證。
激勵機制:設計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,激勵各方積極參與數據共享。例如,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分配數據交易的收益,確保各方利益得到保障。
1.區塊鏈技術
區塊鏈技術為可信數據空間提供了去中心化、不可篡改的技術基礎,確保數據交易的可信性和透明性。例如,在數據交易過程中,區塊鏈可以記錄交易的詳細信息,供各方查詢和驗證,消除信任障礙。
2.隱私計算
隱私計算技術(如聯邦學習、安全多方計算)在不泄露原始數據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共享與分析,保障數據隱私。例如,在醫療領域,多家醫院可以通過聯邦學習技術共同訓練AI模型,而無需共享患者的原始數據。
3.數據加密與訪問控制
通過加密技術和細粒度的訪問控制策略,確保數據在存儲、傳輸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。例如,采用同態加密技術,允許在加密數據上進行計算,而無需解密原始數據。
4.智能合約
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數據交易規則,減少人為干預,提高數據流通的效率和可信度。例如,在數據交易中,智能合約可以自動驗證數據質量、執行交易并分配收益,確保交易過程的公平性和透明性。
1.歐盟GAIA-X計劃
歐盟推出的GAIA-X計劃旨在構建一個安全、可信的歐洲數據空間,推動跨行業、跨國家的數據共享與協作。GAIA-X通過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信任機制,為歐洲企業提供了安全的數據共享平臺,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。
2.中國工業互聯網可信數據空間
中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率先探索可信數據空間建設,通過構建行業數據共享平臺,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。例如,某制造企業通過可信數據空間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共享生產數據,優化了供應鏈管理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
3.地方實踐:上海數據交易所
上海數據交易所通過可信數據空間技術,為數據交易提供安全、合規的環境,成為國內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標桿。例如,上海數據交易所采用區塊鏈技術記錄數據交易信息,確保交易的可追溯性和透明性,吸引了大量企業參與數據交易。
1.技術融合與創新
未來,可信數據空間將與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合,推動數據流通模式的創新。例如,結合AI技術,可信數據空間可以實現智能化的數據分析和交易,提高數據利用效率。
2.行業應用與生態構建
可信數據空間將在金融、醫療、交通等重點行業廣泛應用,構建開放、協作的數據生態。例如,在金融領域,可信數據空間可以支持跨機構的數據共享,提高風險管理和客戶服務的水平。
3.國際合作與標準統一
通過參與全球數據治理,推動可信數據空間的國際標準制定,促進跨國數據流通與合作。例如,中國可以與歐盟、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合作,制定統一的可信數據空間技術標準,推動全球數據經濟的發展。
可信數據空間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,正在為數據的安全流通與共享提供全新解決方案。從技術架構到實踐應用,從行業探索到國際合作,可信數據空間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政策、技術和生態的協同推進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的深入,可信數據空間將成為釋放數據價值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。
來源:國脈數據資產研究院